- 恩华药业:恩华和信获得TEVA安泰坦于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化权益2月26日,恩华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恩华和信医药营销有限公司(简称“恩华和信”)与 Teva Pharmaceutical Investments Singapore PTE LTD(简称“TEVA”)签署了安泰坦®(氘丁苯那嗪片)产品独家商业化许可和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恩华和信将获得TEVA的安泰坦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化权益。恩华和信将TEVA授权的安泰坦产品在许可区域内进行进口、经销、推广及销售活动。作为对 TEVA 或其关联方根据合作协议所授予的权利和许可的对价,恩华和信应向TEVA或其关联方支付3000万美元的许可费,该许可费均由恩华和信以自有或自筹资金支付。公告显示,安泰坦系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7年批准的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抑制剂,于2020年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与亨廷顿病(HD)有关的舞蹈病及迟发性运动障碍(TD),并于当年进入医保目录。(深交所)财经网
- 深科达(688328.SH):终端市场低迷,2023年净利润亏损约1.16亿元,同比下降222.63%2024年2月25日晚间,深科达(688328.SH)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收入约5.66亿元,同比减少3.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16亿元,同比下降222.63%;基本每股收益亏损1.43元。上年同期营业收入约5.8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3584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44元。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终端市场需求依然低迷,导致公司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同时,公司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投入,期间费用有所增加影响净利润。以及公司为完善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影响期间费用同比增加、可转债利息费用增加、厂房及生产设备折旧费用增加以及本报告期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等所致。乐居财经
- 国华网安投资者索赔案此前已有一审胜诉,泛海控股被证监会立案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许峰律师提示,不管是此前已有过一审胜诉的国华网安(000004)投资者索赔案,还是刚刚被证监会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的泛海控股(000046)案,均存在一定的索赔机会,尤其是国华网安案,在前期有过胜诉判决的情况下,后续继续起诉相对来说胜诉概率较大。 许峰律师代理的国华网安股民索赔案此前已多次向深圳中院提交立案,目前律师团队还在继续推进后续案件的立案工作,还在继续接受其他投资者的索赔委托。(许峰律师专栏) 深圳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措施认为,国华网安存在如下违法行为:2022年4月28日,国华网安披露《2021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对2021年业绩预告大幅修正。经查,国华网安在2021年度业绩预告编制过程中,未审慎确认收入并考虑子公司商誉减值的影响,导致公司2022年1月26日披露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中的财务数据出现重大偏差。(国华网安维权入口) 此外,泛海控股(000046)涉嫌虚假陈述案引发的投资者索赔案也市场资讯
- 明德生物前三季度净利下滑96.21%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10月30日,明德生物(002932)披露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净利双降。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明德生物实现营业收入约为6.26亿元,同比下降91.62%;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45亿元,同比下降96.21%。北京商报
- 明德生物:拟1.75亿元—3.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证网讯(王珞)明德生物3月1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75亿元,不超过3.5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3元/股。据悉,明德生物此次回购股份计划分为两部分。其中,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的资金总额为0.75亿元-1.5亿元;拟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的资金总额为1亿元至2亿元。截至2023年09月30日,明德生物总资产为77.1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0.81亿元,流动资产45.3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3月1日,公司股票收盘价格为18.74元/股,截至2023年9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26.15元。公司股票价格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中证网
- 明德生物(002932.SZ)发2023年度业绩,净利润7492.59万元,同比减少98.22%明德生物(002932.SZ)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7.5亿元,同比减少92.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92.59万元,同比减少98.22%。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24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33元,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智通财经网
- 明德生物2023年利润同比下降98.22% 市值破净仍不回购却用40亿理财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天利 4月25日晚间,明德生物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去年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同比减少92.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92.59万元,同比减少98.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4亿元,由2022年同期的盈利41.58亿元转亏。 公开资料显示,明德生物主要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和诊断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从往年业绩来看,明德生物业绩于2022年达到近几年的高点。其中,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1.76亿增长至2022年105.3亿,归母净利润由2018年的0.61亿元增长为2022年的42.08亿元。但同期期间费用并未显著增长,业绩井喷的原因在于新冠疫情导致检测需求井喷带动公司产品迅速放量。 随着新冠疫情成为过去时,明德生物的业绩表现也迅速回落。相比于2019年,虽然公司营收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净利润新浪证券
- 明德生物拟使用不超4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北京商报讯(记者 姚倩)4月25日,明德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公司各下属公司合计拟使用不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低风险的理财产品。目前,公司资金充裕,在保障公司日常经营运作的前提下,使用部分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有利于提高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北京商报
- 金域医学与镁伽科技成立合资公司,助力医检行业数智化转型证券时报网讯,1月24日,金域医学(603882)与镁伽科技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伽域合智。双方将共同开发行业标杆级的医学检验实验室自动化创新解决方案,打造智慧医检实验室,助力医学检验行业数智化转型,赋能临床诊疗和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精准诊断需求的不断上升,对医学检验实验室规模化、高效率检测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ICL)自动化、柔性化、智慧化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作为国内实验室自动化领域的先行者,镁伽科技在实验室自动化领域积累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将先进的实验室自动化设备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融合,为医疗检验行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金域医学是中国第三方医检行业的领导者,致力于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提供领先的医学诊断信息整合服务。公司拥有齐全的医学检验技术平台,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以及港澳,年检测量超1亿,证券时报网
- 金域医学(603882.SH)拟5000万元认购万物一期份额 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发展金域医学(603882.SH)发布公告,为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进一步开拓公司投资渠道,根据公司投资战略规划,在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公司拟以50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由博裕天宁(厦门)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博裕天宁”)作为普通合伙人发起设立的万物一期份额。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万物一期的认缴出资总额合计为人民币11.579亿元,其中公司认缴出资金额为5000万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2023年9月22日,公司与相关合伙人签署《万物一期(厦门)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有限合伙合同》。公告称,万物一期聚焦高新科技、人工智能应用、生命科学等方面,本次公司认购万物一期份额符合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能够充分利用专业投资机构的专业资源及其投资管理优势,在保障公司主营业务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发展,优化公司投资结构,提升资金投资收益水平和资产运作能力,促进公司长远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智通财经网
- 金域医学部分应收回款不及预期转自:中国经营网本报记者 陈婷 曹学平 深圳报道“目前公司常规业务应收账款正常滚动回款,新冠检测相关应收账款正在有序回收。公司高度重视并不断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业务回款进度。目前公司财务状况良好,不存在发生大规模信用减值损失的风险。”9月21日,面对投资者提出的应收账款坏账相关问题,金域医学(603882.SH)管理层作出上述回应。上半年,金域医学营收同比下降近五成至43.09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逾八成至2.8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8.56%至3.54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准备约3.17亿元,其中应收账款减值损失约3.16亿元。金域医学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上半年医学诊断服务收入下降明显。与此同时,部分业务的应收回款不及预期,应收账款金额较大。过去两年,得益于核酸检测收入增长迅猛,金域医学营收规模进一步扩大并超过百亿元,净利润增速也一度达到278.9%。但今年以来,医疗机构的医疗秩序恢复正常贝果财经
- 金域医学(603882):ICL龙头企业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投资要点:公司主营业务为第三方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为全国布局完善、检验项目丰富的ICL 龙头企业,所覆盖的疾病领域包括感染性疾病、血液疾病、实体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ICL 行业市场空间广阔,特殊检验为未来发展方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目前我国ICL 行业渗透率仅为6%,远低于日本的60%和美国的35%。2021 年中国ICL 行业市场空间(不含COVID-19 检测)为223 亿元,未来随着行业渗透率提升和国家政策推动,预计2026 年市场空间达513 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8%。由于院内开展特检项目并不具备成本优势,未来外包需求持续提升,特检市场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预计中国ICL 特检市场空间将从2021 年的103 亿元提升至2026 年的289 亿元,年复合增速为23%,呈现高速发展态势。规模化效益显现,持续发展动力强劲公司为较早进入ICL 赛道的龙头企业,在实验室数量、覆盖区域和客户数量上具有领先地位,目前公司拥有49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浙商医药||孙建】金域医学:高基数波动,常规已恢复分析师:孙建(S1230520080006)刘明(S1230523080009)来源:浙商证券医药研究团队具体参见2024年5月1日报告《高基数波动,常规已恢复——金域医学2023年&2024一季报点评》,如需报告全文或数据底稿,请联系团队成员或对口销售。投资要点业绩表现:2023年:收入85.4亿元,YOY -44.8%;归母净利润6.4亿元,YOY -76.6%;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YOY -86.5%。2024Q1:收入18.41亿元,YOY -13.1%;归母净利润-1864万元,YOY -112.5%;扣非归母净利润-2929万元,YOY -120.8%。成长性分析:业务拆分:2023年由于新冠检测相关收入大幅减少,导致公司收入表观业绩下滑明显,若扣除此部分因素影响,公司常规检测收入77.26亿元,YOY 15.35%,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常规检测中,神经与精神疾病诊断业务YOY 30.32%,感杏林建研
- 金域医学:前三季度常规医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65%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证网讯(记者 武卫红)10月27日晚,金域医学披露三季报。前三季度,金域医学实现营业收入约63.1亿元,归母净利润达5.76亿元。其中,常规医学检测服务收入为58.91亿元,同比增长16.65%。作为第三方医检行业龙头企业,金域医学紧跟市场调整步伐,推动常规医检业务收入稳健提升。报告期内,得益于tNGS、质谱等多中心全国布局以及在罕见病关键检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服务网络下沉,金域医学在重点疾病线领域诊断业务均保持增长。其中,感染性疾病诊断业务增长51.3%,遗传与罕见病、神经与精神疾病、心血管与内分泌疾病诊断则分别增长40.6%、34.41%、30.36%。此外,金域医学通过客户结构优化,驱动业务可持续增长,前三季度三级医院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2.65%,同比提高5.87个百分点。科研创新方面,今年前三季度,金域医学新开发项目数达300多项,可提供检测项目已超3900项。累计与近190家机构形成产学研合中证网
- 科伦药业估值受频繁分拆压制?销售费用有玄机 55亿应收款藏财技|解码创新药诺诚健华:奥布替尼同类最优或藏水分 销售落败自免出海“折戟” | 解码创新药 百济神州:核心产品面临内卷及诉讼风险 连年“失血”现金研发比变差 | 解码创新药 荣昌生物仍在为渠道付费?销售费率超80%警惕行贿雷区 资金安全垫变差|解码创新药 君实生物:核心产品放量不及预期?投资合作方亏损近8成 | 解码创新药 百利天恒:IPO后资金仅能满足一年研发?核心产品或构成竞争关系 | 解码创新药 迪哲医药:董事长千万年薪三折实行股权激励 尚无营收亏损加剧资金安全垫变差 | 解码创新药 贝达药业藏雷?单一产品依赖存较大替代风险 现金储备或不够研发撑一年|解码创新药 复星医药担保比例超60% 百亿商誉悬顶与虚开发票 债务高企资金却流向财务公司|解码创新药 出品:新新浪证券
- 比亚迪、特斯拉的“小伙伴”,来了!根据目前安排,下周将有3只新股可申购。拟于下周一(3月11日)申购的星德胜为全球吸尘器微特电机领域核心企业,公司产品应用于包括必胜、鲨客、创科集团、伊莱克斯、百得、松下、日立、飞利浦、LG、美的、德尔玛、科沃斯、小米、石头科技等国内外知名终端品牌电器产品。 星德胜本次发行价为19.18元/股。发行公告显示,保荐人(主承销商)通过上交所业务管理系统平台(发行承销业务)共收到726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7459个配售对象的初步询价报价信息,报价区间为1.95元/股至36.00元/股。报价信息表显示,网下询价中最低报价和最高报价均由自然人报出,有两名自然人报出1.95元/股最低价,一名自然人报出36.00元/股最高价。 同日申购的骏鼎达是我国功能性保护套管细分领域龙头,公司直接客户主要为终端主机厂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安波福、住友电工、比亚迪、盖茨工业、时代电气、泰科电子等,产品最终应用于上汽通用、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东风日产、长安汽车上海证券报
- 多板块协同展韧性 宁波远洋2023年运输量逆势增长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3月26日晚间,宁波远洋公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69亿元,归母净利润5.04亿元,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4.5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39元/股。尽管2023年全球航运业整体运价走势低迷,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多板块协同以分散缓冲市场压力带来的冲击,实现了业务的稳中有进、量质齐升。宁波远洋主营国际、沿海和长江航线的航运业务、船舶代理业务及干散货货运代理业务。2023年,公司营收受航运整体运价下降的原因较上年有所下滑,但仍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优航线、稳班期、增效率,全力拓市场、提服务,开通近洋、内贸、支线等多条新航线,航运运输量实现稳中有升。全年完成集装箱运输量448.1万TEU,同比增长11.38%;散货业务量2439万吨,同比增长17.42%。在抓运力的同时,公司也稳步开展绿色船队建设,打好船舶建造适速和船舶租赁提质的组合,践腾讯美股
- 医美营收首超眼科产品 昊海生科迎变昊海生科(688366)2023年年报出炉。虽被称为“医美三剑客”之一,但一直以来,昊海生科的眼科业务占比位于榜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公司业务占比情况发生变化,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的收入首度超过眼科产品收入,跃升至第一位。医美业务占比不断提高的背后,一方面是昊海生科在医美领域的布局力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眼科业务逐渐面临的集采压力。 医美业务占比进一步提高上市以来,昊海生科医美业务占比不断提高,2023年,公司来自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业务的占比首度超过眼科产品业务占比。3月9日,昊海生科披露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昊海生科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6.54亿元,同比增长24.59%;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4.16亿元,同比增长130.58%。细分业务方面,2023年,昊海生科来自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眼科产品、骨科产品、防粘连及止血产品的业务收入分别约为10.57亿元、9.28亿元、4北京商报
- 红星美凯龙(01528):与常州市红星装饰城同意订立租赁协议红星美凯龙(01528)发布公告,于2024年3月26日,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常州美凯龙与常州市红星装饰城同意订立租赁协议。根据该项合同,常州市红星装饰城将其位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飞龙东路70号的房屋出租给常州美凯龙经营家居商场,自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止。智通财经网
- 九安医疗(002432.SZ)已累计回购3.08%股份 耗资约6.07亿元九安医疗(002432.SZ)发布公告,截至2024年3月7日,公司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1505.6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8%,最高成交价为41.277元/股,最低成交价为39.42元/股,支付总金额为人民币6.07亿元。智通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