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百洋医药一季度减收不减利 盈利能力提升毛利率近30%

来源: 市场资讯2024-04-24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医药流通平台型企业百洋医药(301015.SZ)成绩单出炉。

4月22日,百洋医药披露2023年度报告和2024年一季报。财报显示,2023年全年,公司业绩实现双增,其中营业收入微增0.72%,归母净利润大增29.55%。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则呈现减收不减利态势,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6%至1.66亿元。

百洋医药于2021年6月30日上市。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随着核心业务品牌运营业务旺盛发展,上市后,公司的毛利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为29.98%,创上市以来高点。

值得一提的是,百洋医药的造血能力明显提升。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6.1亿元,同比增长99.41%。

上市后净利持续增长

资料显示,百洋医药身处医药流通行业,主营业务涵盖品牌运营、批发配送及零售三个板块,其中品牌运营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受益于带量采购持续推进、新药审批加快等医疗政策改革的影响,公司核心品牌运营业务维持高景气。

2021年6月,百洋医药登陆创业板。上市之前的2016年至2018年,公司的业绩稳定增长,2019年出现增收不增利并延续至2020年上半年。百洋医药表示,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较高的迪巧系列销售大幅下降,而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产品销售收入则有所上升,使得当期净利润有所下滑。不过,2020全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恢复双增,分别为58.79亿元、2.73亿元。

上市以来,百洋医药业绩连续三年实现双增。

年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0.52亿元、75.1亿元、75.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94%、6.5%、0.72%,增速有所放缓;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3亿元、5.02亿元、6.56亿元,同比增长55.04%、19.08%、29.55%。

4月22日,百洋医药2024年一季报也释出,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1亿元,同比下降1.5%;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35.6%;扣非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30.71%。在营收微降的情况下,百洋医药利润端仍实现强劲增长。

经营现金流净额6.1亿接近翻倍

据了解,医药产业链分工的逐渐细化,带来了医药品牌运营服务的旺盛需求。在国内市场,伴随着一系列医疗政策改革的推进,医药市场竞争加剧,促使医药研发和生产企业更加注重效率,品牌运营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百洋医药在三个业务板块中,聚焦核心业务品牌运营业务,2023年,公司的品牌运营业务收入占比为58.17%;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品牌运营业务收入占比为63.14%,毛利额贡献占比83.78%,为公司首要利润来源。

资料显示,还原两票制业务是指,药品生产厂商直接销售至百洋医药配送商、再由配送商销售至医院,生产厂商向百洋医药支付品牌服务费,百洋医药将品牌服务费收入模拟为产品销售收入与成本。

而两票制指代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对于百洋医药来说,两票制意味着公司的经销收入相应减少的同时,直销收入增加,对公司业绩没有影响只是改变了品牌运营的结算模式。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虽然百洋医药运营的品牌包括迪巧系列、海露、安立泽、纽特舒玛等,但主要的营收来源还是迪巧系列。根据2023年年报,去年公司的品牌运营业务实现营收44亿元,同比增长18.91%。其中迪巧系列实现营收18.97亿元,营收占比高达43.12%。

进一步来看,迪巧系列的毛利率也高于品牌运营业务的整体毛利率。2023年,公司品牌运营业务的毛利率为43.17%,而迪巧系列的毛利率高达67.41%。

需要注意的是,经粗略计算,百洋医药2023年有56.4%的毛利来自于迪巧系列产品,也就是说,百洋医药的盈利高度依赖迪巧系列产品,存在集中度风险。

整体来看,百洋医药上市后,毛利率呈现增长趋势。同花顺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别25.13%、27.76%、29.98%。2024年一季度,公司的毛利率达29.75%,相较于2023年一季度的28.91%,提升了0.84个百分点。

在业绩增长的同时,百洋医药的造血能力明显提升。数据显示,上市之前的2020年,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净流出1.17亿元,上市当年这一指标转正,为净流入1.84亿元,2022年净流入3.06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99.41%至6.1亿元,接近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