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蓝晓科技董事长高月静:中国新材料产业仍处成长期,盐湖提锂成本优势明显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2023-11-21

每经记者 熊嘉楠    每经编辑 魏官红    

11月17日下午,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3第十二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主论坛在四川泸州郎酒庄园隆重举行。数百位知名上市公司掌门人、高管等齐聚活动现场。

“公司IPO之后做了三次再融资,有转债、有定增。公司用募投资金增建了产能。公司近期募投项目5亿多元资金大部分都用在新能源金属的扩产和各种网络建设上面。所以资本市场给公司的关键发展阶段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支持。”蓝晓科技(SZ300487,股价54.12元,市值273.31亿元)董事长高月静在17日的活动现场这样表示。就行业、公司未来发展等话题,她在会后也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

蓝晓科技是高月静与丈夫寇晓康共同管理的企业。经过二十多年发展,蓝晓科技凭借“特种吸附分离材料”成为国内龙头企业,其下游产品均为高精度、技术难度高的品种,解决了芯片、面板等领域中国企业的“超纯水”卡脖子问题,将吸附分离技术应用在盐湖提锂、氧化铝母液提镓等领域,并以“材料+设备”的整体解决方案模式,塑造了行业中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新材料产业 仍处于成长初期

1998年,高分子材料专业毕业的高月静走出国门,经过四年国外工作的累积与沉淀,2001年她毅然离开新加坡,回到西安创立了蓝晓科技。在国外的经历,也让高月静看到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些问题。

近10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7万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近5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从22%提高到近30%,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高月静指出,虽然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但大而不均衡的特点非常突出,高科技领域人均产值明显不够,在一些核心设备、原材料、科研仪器、仪表方面差距较大。

近年来,“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被提出,实际上是为了推动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以研发创新为导向,推动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向产业链中高端方向迈进。

“中国新材料企业成长于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和庞大的产业规模,就整个行业而言,仍然处于产业初期,在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产业规模等方面和海外优秀企业相比仍有差距。在吸附分离材料领域,我们同样面临挑战——与海外巨头企业相比,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产业规模等存在劣势。”高月静告诉记者。

据了解,蓝晓科技主营研发、销售的吸附分离材料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一种,是实现高效提取、浓缩和精制的重要分离手段,在下游生产过程中起到分离、纯化的作用,在金属资源、生命科学、水处理与超纯化、食品加工、节能环保、化工与催化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蓝晓科技如何应对该行业劣势,高月静也谈道自己的看法。

高月静告诉记者:“蓝晓科技的发展始终坚持长期主义,强化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障公司长期创新活力;其次,面向市场需求,产品的研发要契合下游需求,推动下游制造业客户的发展与进步,才能实现双方乃至多方共赢;最后,要坚持绿色高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把眼光始终放在更远处,开发吸附分离领域更多的应用和服务,服务于科技进步;善用资本市场平台,拓宽国际视野,进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各板块有序发展。”

盐湖提锂 成本优势依旧明显

得益于前述技术的广泛应用,蓝晓科技在近年大热的盐湖提锂、生命科学两大高景气赛道实现了巨大发展。2021年以来开启持续高增长模式,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已超越2021年全年。

记者注意到,锂盐的价格已经从高点的60万元/吨下滑至目前的15万元/吨左右。因此,外界也十分关心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

对此,高月静表示,虽然锂盐价格出现回落,但盐湖提锂技术路线仍然展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公司相关业务发展趋势良好。

“虽然锂盐价格下跌,但盐湖提锂生产成本仅为3万元/吨,成本优势明显,仍保持良好盈利能力;同时,锂资源价格的下降,进一步释放了下游动力电池、储能的需求,减轻了下游厂商成本压力,这对于整个行业长期发展是有利的。”高月静说。

在她看来,锂资源价格的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水分”。

她说:“60万元价格的时候,行业涌入大量‘热钱’,很多人跨界来投资,这是不理性的。在目前的价格之下,‘热钱’少了,但真正的产业投资者,包括电池厂商、整车厂商、专业的矿业公司甚至传统能源巨头,它们仍然在进行锂资源的战略布局,这一趋势是不会改变。”

据了解,年初至今,蓝晓科技获取了多个大型产业化项目订单,包括国投罗钾5000吨提锂项目系统装置、麻米措吸附剂订单、国投罗钾提锂吸附剂订单等。目前公司已完成及在执行的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共12个,合计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8.6万吨,其中5个已经成功投产运营,盐湖提锂项目正有序交付。海外方面,已与阿根廷本土矿产企业哈纳克签订商业化提锂整线合同,目前,现该项目处于生产制造阶段。

此外,今年火爆的减肥药,也将构成蓝晓科技生命科学板块的重要增长极。公司凭借seplife 2-CTC固相合成载体和sieber树脂已成为多肽领域的主要供应商,受益于全球范围内GLP-1类多肽药物销售大幅增加,公司相关产品发货量显著提升。上半年公司对固相合成载体车间进行高效扩产,新增70吨产能,总产能达到100吨。

高月静表示,实际上,公司取得长足发展,并不是因为外界所言的公司坐拥减肥药与新能源两大热门赛道,而是公司持续聚焦研发和创新。“我们有一个庞大的项目库,项目库完全有大概率同市场的热点共振。另外,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站在长期的角度才会发现,不仅投入和产出能够平衡,而且产出绝对能够值回你的投入。”

“基于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匹配蓝晓科技坚实的底层技术积累、良好的产业化能力、上市公司平台的良好资源支持,我们的生命科学业务作为公司未来的重要增长动力之一,将呈现出良好增长趋势。”高月静强调。

翻译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