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华A独立寒秋
来源:富凯财经
1月22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沪指再度跌破2800点。在A股市场震荡下跌之时,深中华A逆势涨停的姿态让人眼前一亮。
在1月22日晚间公告中,深中华A表示,截至2024年1月22日,公司A股股票收盘价格为11.61元/股,公司A股股价短期变动与同期深证A股指数偏离度较大,且高于同行业公司的同期涨幅,处于近些年股价高位,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敬请投资者充分了解二级市场交易风险,审慎决策,理性投资。
笑傲江湖10连板
在指数节节下跌之际,深中华A股价从1月9日开始涨停,截至1月22日,公司接连报收10个涨停板,涨幅高达159.73%。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深中华A股价曾一度在2015年5月28日涨至26.93元/股的高点,但此后公司股价一路下滑,至2020年5月25日,公司股价曾一度触及2元/股的最低价。直至2024年1月8日,深中华A涨停前一天的收盘价也仅有4.47元/股。
对于此次股价上涨,深中华A先后发布了6次股票异常波动公告,并一再重申“公司目前不存在重大资产重组、重大收购等行为”,但是,在公司不停提示有风险的同时,深中华A的股价却涨停依旧。
数据显示,1月22日,深中华A全天换手率达17.83%,振幅达8.82%。龙虎榜数据显示,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1843.75万元。其中,申港证券广东分公司、东方财富证券拉萨金融城南环路证券营业部分别买入913.64万元、790.22万元;国金证券重庆江北嘴证券营业部、万联证券广州珠江新城证券营业部分别卖出1284.12万元、1067.32万元。
在1月22日的晚间公告中,公司称,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股票价格可能受宏观环境、市场环境、行业发展、公司经营情况及投资者偏好等多重因素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交易风险,审慎决策,理性投资。
早在1月17日,深中华A就因股价接连涨停而收到关注函,并被要求公司全面核实是否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基本面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公司还被要求向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书面函询,说明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是否计划对公司进行股权转让、资产重组以及其他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并要求其书面回复。
不仅如此,公司还被问询“在互动易回复投资者提问的情况,是否存在违反公平披露原则的事项,在回复相关提问时是否谨慎、客观,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或者与市场热点不当关联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据深交所披露,1月15日至19日深交所共对106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涉及盘中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异常交易情形;对深中华A等上市公司进行重点监控;共对4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核查,并上报证监会4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对于深中华A的接连涨停,有市场人士分析,公司涨停有可能是遭到游资爆炒,在此前,市场曾传出公司系“锂电+黄金珠宝+重组+自行车”龙头,在多重概念的加持下,公司的股价被炒至高价。
净利润26年间亏损15年
回顾深中华A往年业绩可知,公司常年来净利润多为亏损。从1997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净利润有15年报亏。近5年,2018年至2022年中,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9.2万元、-718.69万元、378.58万元、-198.67万元、-761.64万元。期间有4年净利润为负值。直到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有所盈利,实现净利润505.39万元。
在净利润常年亏损的情况下,有市场人士分析,深中华A的涨停有锂电概念的因素在其中。不过,公司在公告中澄清,珠宝黄金业务为公司主要收入,锂电池材料业务在公司整体收入中占比较小。同时,公司还表示“不生产锂电池材料,主要是贸易模式”。
公告显示,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珠宝黄金业务、自行车及新能锂电池材料业务。其中,珠宝黄金业务主要为公司对接下游黄金珠宝品牌商,根据其产品需求,进行黄金、钻石采购,然后委托黄金珠宝加工厂进行加工,加工后的产成品经检验合格制作产品证书,并交付给下游客户。通过整合上游供应商资源、下游客户资源,提高黄金珠宝产品在上下游的周转速度,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形成上下游整体的竞争优势。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50.26万元,其中珠宝黄金业务收入34,346.5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98.55%。此外,公司自行车、锂电池材料及其它业务收入仅有503.7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45%。
在公告中,深中华A明确表示,公司目前在股价走势及生产经营方面存在“股价短期累计涨幅较大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和“市场需求下降风险”。
公司称,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动影响,金交所黄金挂牌价格波动较大,铂金市场价格与黄金市场价格总体正相关。公司黄金产品中计克类产品售价与金交所黄金、铂金挂牌价格联动。若在公司存货周转期内黄金、铂金、钻石等原材料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一方面公司存在因产品售价下降带来的产品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另一方面公司也将面临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导致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