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中信建投:二季度铜、金价格大致分两步走

来源: 市场资讯2025-04-02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文|周君芝 陈怡

1月初涨价行情启动以来,铜、金各自攀至历史极高位置,然铜金比却降至历史偏低水平,如何理解?

铜、金共同定价两条宏观线索:关税博弈不确定性以及美国流动性转宽松,这是铜金共涨原因。只不过铜的供给不如去年紧张,而年初黄金背后的避险属性较强,故铜金比不如历史往期水平。

二季度铜、金价格大致分两步走。

抢出口减弱之后,“囤货”逻辑弱化,铜和金价格短期或有调整压力。随后全球关税浪潮持续演绎,铜和金联动性减弱,关注避险需求扩容对金价尚存支撑。

金价偏复杂,关键在于未来避险属性走势。

情景一,关税博弈温和收敛。黄金避险需求(尤其北美地区)降温。

情景二,关税博弈加剧。黄金避险属性抬升,金价仍有上涨驱动力。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2025年一季度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摇摆,金属表现亮眼。现货黄金一季度累计上涨19%,站上3100美元关口;国际铜价累计上涨10.3%,伦铜一度破万,刷新近期高位。

2025年一季度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摇摆,金属表现亮眼。现货黄金一季度累计上涨19%,站上3100美元关口;国际铜价累计上涨10.3%,伦铜一度破万,刷新近期高位。

年初至今,国际黄金和铜价格高度联动,轮次新高,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二季度铜和黄金的剧本如何演绎,除却剖析宏观逻辑,更需要理清微观机制,我们试图提供更为客观的观察视角。

一、年初至今,铜和黄金市场呈现较强的联动特征。

复盘本轮铜、金价格走势,呈现三个值得关注的特征。

其一,铜和黄金均在今年1月开启上行趋势。

自2025年1月起,伦敦黄金从约2750美元/盎司持续攀升,年初至今上涨18%。对比去年四季度下跌0.73%,今年一季度金价走势明显逆转。

铜市经历去年四季度大幅下跌后,开年LME铜价从8800美元左右启动上涨行情,年初至今已经上涨超10%。同期COMEX铜价累计上涨28%。

其二,本轮铜金联动上涨过程中均出现地区价差极端分化。

本轮铜和黄金加速上行阶段,纽约市场和伦敦市场(基准市场)的价差均多次突破历史波动区间。

黄金方面,1月COMEX黄金期货价格对伦敦现货金价格一度超过70美元/盎司,接近历史极值,此后出现回落。3月以来,伴随着价格的连续突破,纽约金溢价再度出现明显扩大,偏离历史均值(+5美元/盎司)。

铜市方面,1月以来,纽约COMEX铜与伦敦之间同样经历了价差扩大,收窄再扩大。截至3月27日,纽约铜与伦铜价差维持在1500-1600美元/吨(正常价差通常在正负200美元/吨)的高位区间,创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跨市场价差。

其三,铜金比进一步下行至历史低位。

不同于2024年3-5月份,本轮铜价破万阶段并未伴随铜金比扩张。相反,铜金比持续下行。

截至2025年3月27日,铜金比已跌至3.2,比值触及历史低位。

二、如何理解本轮铜金共振上涨,高位并立?

一季度铜、金共振上行,背后有两条清晰的定价线索。一是全球流动性的边际宽松;二是关税担忧引发的供应链冲击。

其一, 铜、金价格同步逆转四季度下行趋势,底层驱动仍在于金融属性修复,呼应一季度全球流动性边际宽松。

美联储3月会议维持利率不变,但宣布进一步减缓缩表速度,市场预期全年降息3次左右,短端利率下行推动流动性边际宽松;欧央行方面1月和3月连续降息,累计下降50bp。

黄金金融属性修复,直接体现在一季度ETF投机需求大幅增长。2月全球实物ETF大幅流入约94亿美元,实现自2022年3月以来最佳月度表现,其中北美ETF需求激增,2月流入约68亿美元,是该地区2020年7月以来录得的最大单月流入量。3月前三周,全球ETF流入73吨,北美地区流入总计56.7吨,环比继续增长

一季度铜价和隐含通胀预期阶段性背离,也指向本轮铜价上行并非定价未来的需求扩张,本轮铜价上涨更多定价利率下行带来的金融需求率先修复;而非信用扩张催生的通胀预期上行。

其二,关税担忧引发 “囤货”效应,加剧价格上涨弹性。

关税背景下,市场担忧黄金、铜等战略金属可能被纳入美国征税范围,触发提前囤积行为。为避免关税成本,贸易商选择在政策生效前将黄金、铜等运入美国境内仓库。

2025年1月美国非货币用黄金进口额上行至38.4亿美元,远超2022-2023年月均9亿美元的水平。

2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示商务部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加速推进铜关税调查。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消费精炼铜约160万吨,美国本土产量约85万吨,进口依赖率约45%。

原计划调查需270天完成,但可能在2025年4月初提前落地25%关税,引发全球贸易商加速向美国运输铜,加剧精铜区域性短缺。3月后,东南亚地区铜CIF溢价普遍上行。

2025年1-2月,中国精炼铜53.75万吨,同比减少12.66%,出口则激增119.35%,或部分因美国市场虹吸效应。

三、铜、金价格均处高位,然而铜金比却将至历史偏低水平,这是为何?

透过铜金比的持续下行,我们可以对当下铜、金定价的核心逻辑有更为精准的理解。

铜金比下行,部分指向供给本轮铜市场的供给端逻辑并未支持铜价趋势增强。

和2024年3-5月铜价持续上涨过程中,铜金比反弹情形不同。本轮铜价快速上行过程中,并未伴随铜金比的扩张。我们理解,部分原因或是本轮供给端逻辑并未支持价格趋势的增强。

2024年3月,中国19家铜冶炼企业因铜精矿加工费(TC/RC)暴跌至负值区间,联合达成减产协议,成为铜价在加下来三个月持续上涨的导火索。受益于供给端偏紧的预期,铜价上涨的弹性明显增强。

本轮铜价上涨过程中,尽管同样出现现货TC跌入负值区域,但国内一季度冶炼产出仍相对韧性,检修量同比较少。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中国2025年1-2月精炼铜(电解铜)产量为230万吨,同比增加3.7%。1月有冶炼厂有检修动作,但在2月恢复正常生产,且多数冶炼厂在年前已经备足原料库存,并未受到低铜精矿加工费影响,加上西南有新冶炼厂开始投产,2月铜产量增加。

铜金比下行仍持续指向,黄金避险属性再度强化。

2021年8月至今,非周期因素(美元信用弱化、地缘冲突升级、央行购金需求激增)催生的黄金避险溢价持续上行,主导铜金比价中枢下行。

年初至今铜金比价的下行,指向阶段性黄金的避险需求再次强化。美国关税政策反复,中东局势紧张和俄乌停火协议的不确定性,避险资金加速流入黄金市场。

2025年3月,标普与黄金的三个月回报率差距达22%,差距创两年新高,反映资金从风险资产(美股)转向避险资产(黄金)。当前黄金市值占美股总市值约27%,超过历史均值水平(21%)。

四、铜和黄金的剧本,未来将如何演绎?

二季度铜、金价格大致分两步走:

第一阶段:金属“囤货”逻辑弱化,铜和金价格面临调整压力。

4月2日美国将陆续披露更多关税计划,关税协议将于4月2日开始生效。若关税落地较快,基于抢出口带来的集中运输行为将大幅缓和。关注4月初政策节点带来的价格反转概率。

第二阶段:全球关税浪潮持续演绎,铜和金的联动性减弱,关注避险需求扩容对金价的支撑。

待全球现货贸易流重归正常化后,二季度宏观主线仍聚焦关税浪潮如何演绎。围绕这一资产定价的主线,铜、金价格的联动性或明显弱化。

相对确定的是,贸易议程本身的巨大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增长形成的压力,或在二季度逐步显性化,届时铜价表现将大概率受制于实体需求修复的斜率。

黄金的复杂性则在于需要判断,二季度避险需求会否出现扩容。我们可分两种情境分析。

情景一:若特朗普最终实施了更为温和的关税方案。届时二季度美元边际走强和股市修复方向更为确定,黄金的避险需求(尤其是北美地区)或出现边际降温。

情景二:若特朗普在更大范围的关税问题上付诸行动。不排除黄金的避险需求再次扩容,即央行购金节奏,和新兴市场黄金配置较一季度出现提速。

消费复苏的持续性仍存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开始回暖,但恢复水平有限,未来延续低位震荡,还是能继续向常态化增速靠拢,仍需密切跟踪。消费如持续乏力,则经济回升动力受限。

地产行业能否继续改善仍存不确定性。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已经持续较长时间,当前出现短暂回暖趋势,但多类指标仍是负增长,未来能否保持回暖态势,仍需观察。

欧美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或超预期,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表现。

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

 

标签:中信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