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新材2020年年报解读:净利润暴跌19176.69%,研发费用大增206.57%
2021年4月27日,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新材”)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78亿元,同比下降18.98%;净利润为-20.65亿元,同比下降19176.69%。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发费用大幅增长206.57%。本文将对该公司年报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各项财务指标变化背后的原因,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98%
2020年,三峡新材实现营业收入2,577,683,736.40元,较上年同期的3,181,543,686.68元下降18.98%。从业务板块来看,玻璃制造加工行业营业收入为1,529,302,794.01元,同比下降8.37%;移动互联网终端及服务行业营业收入为1,004,261,465.91元,同比下降28.14%。
分季度来看,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53,415,627.41元、920,924,175.10元、558,853,826.79元、644,490,107.10元。其中,第二季度营收最高,主要系疫情好转后,行业逐步回暖,市场需求有所恢复。但整体而言,公司营业收入下降,反映出公司业务面临一定压力,市场拓展或产品销售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净利润:由盈转亏,暴跌19176.6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4,777,371.69元,而2019年为10,823,561.34元,同比下降19176.69%。公司解释称,受移动互联网终端及服务板块计提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影响,导致公司出现大幅亏损。
从数据来看,信用减值损失达到-742,106,772.01元,资产减值损失为-1,256,593,111.17元,这两项对净利润造成了巨大冲击。如此大幅的亏损,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和股东权益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公司需尽快改善经营状况,扭转亏损局面。
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同比下降56297.5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60,538,316.26元,2019年为3,666,597.39元,同比下降56297.56%。扣非净利润的大幅下滑,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急剧恶化,主营业务面临严峻挑战,市场竞争力或经营管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基本每股收益:从0.0093元降至-1.78元
基本每股收益由2019年的0.0093元/股降至2020年的-1.78元/股,降幅高达19239.78%。这一变化与净利润的大幅亏损直接相关,反映了股东每股收益的严重减少,对投资者的回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降低了公司股票的吸引力。
扣非每股收益:同样大幅下降,降至-1.7753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从2019年的0.0032元/股降至2020年的-1.7753元/股,下降55578.13%。该指标进一步凸显了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下降,投资者对公司的盈利预期或需重新评估。
费用:总体有所增长,结构有变化
2020年公司营业总成本为2,598,546,904.56元,较上年的3,023,444,944.48元有所下降。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具体情况如下:1. 销售费用:为58,775,665.64元,同比下降19.61%。主要原因可能是公司优化了销售策略,减少了不必要的销售开支。从明细来看,职工薪酬、运输费及物流费等项目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 管理费用:为119,652,352.73元,同比增长4.40%。增长幅度较小,整体管理费用控制相对稳定。3. 研发费用:为71,118,972.36元,同比增长206.57%。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浮法玻璃高质量发展开展多个研发项目,导致研发投入大幅增加。这表明公司重视技术创新,希望通过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但短期内对利润造成了一定压力。4. 财务费用:为114,534,058.92元,同比增长10.84%。主要是利息支出增加所致,反映公司债务负担有所加重,资金成本上升。
研发人员情况:研发人员191人,占比12.57%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9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2.57%。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7,111.90万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6%。较高的研发投入和一定规模的研发团队,显示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决心,但研发成果转化及对业绩的推动作用有待观察。
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4,157,582.38元,同比下降18.8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953,446,902.82元,同比下降31.58%,主要因移动互联网板块业务减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424,817,440.94元,同比下降41.69%。整体经营活动现金流虽为正,但同比下降,公司经营获现能力有所减弱。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369,051.57元,同比下降208.89%。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18,564,788.04元,同比增长64.91%,主要因玻璃板块五线冷修支出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大,反映公司在资产建设方面的投入,对未来发展具有一定战略意义,但短期内会消耗公司资金。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077,168.30元,同比增长44.10%。主要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较多,表明公司在偿还债务方面压力较大,需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偿债能力。
可能面对的风险:多种风险并存
- 原燃材料风险:产品主要原燃材料部分需外地采购,采购成本占比大,纯碱等价格波动将带来成本控制风险。
- 产能收缩的风险:供给侧结构改革及环保监管趋严,将推动行业产能收缩,公司可能面临产能调整压力。
- 环保成本增加的风险:环保要求趋严,公司为达标排放,将面临环保成本增加风险。
- 市场需求风险: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影响玻璃销售价格,给公司带来经营性风险。
- 诉讼风险:全资子公司深圳恒波的“中邮”诉讼案未结案,影响其经营,合作银行收贷,经营持续恶化。
- 持续整合风险:公司双主业发展,恒波公司融入上市公司体系需加大整合力度,存在持续整合风险。
董监高报酬情况:报酬水平有差异
- 董事长许锡忠: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88万元。
- 总经理张金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10.58万元。
- 副总经理刘正斌: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8.68万元。
- 财务总监刘逸民: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6.40万元。
董监高报酬水平与职责和贡献相关,总经理等高管报酬相对较高,反映其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公司业绩大幅亏损情况下,董监高报酬情况或引发投资者关注。
综合来看,三峡新材2020年业绩表现不佳,净利润大幅亏损,多项财务指标出现不利变化,且面临多种风险。公司需积极应对,优化业务结构,加强成本控制,解决诉讼问题,推进业务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业绩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给投资者带来信心。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