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三峡新材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净利双降,多项费用显著变动

来源: 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2025-04-25

2025年4月25日,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新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3亿元,同比减少20.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6.37万元,同比减少71.40%。本文将对该公司年报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各项财务指标变化背后的原因,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

营收下滑,市场需求或现疲态

2024年,三峡新材营业收入为1,733,322,462.95元,较2023年的2,176,674,953.42元减少20.37%。公司表示,本期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跌,是导致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从行业背景来看,玻璃行业面临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产品价格处于震荡偏弱通道,行业盈利水平整体下滑。尽管政策层面不断释放稳住楼市等利好信号,但需求传导至终端仍需时间,行业仍处于弱周期阶段。

年份营业收入(元)同比增减(%)
2024年1,733,322,462.95-20.37
2023年2,176,674,953.42-

净利润锐减,盈利能力承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63,659.60元,相较于2023年的43,921,441.33元,大幅减少71.40%。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一方面是由于营业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成本控制与费用支出等因素也对利润产生了影响。尽管公司在一些费用上有所削减,但整体盈利能力仍面临较大压力。

年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同比增减(%)
2024年12,563,659.60-71.40
2023年43,921,441.33-

扣非净利润亏损,经营核心业务遇挑战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2,558,564.86元,而203年为41,856,773.65元,同比减少153.89%。这表明公司核心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出现亏损,公司在主营业务的运营上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上升等。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大,若剔除这部分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更为严峻。

年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同比增减(%)
2024年-22,558,564.86-153.89
2023年41,856,773.65-

基本每股收益与扣非每股收益下降,股东收益减少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股,较2023年的0.04元/股减少75.0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0.02元/股,2023年为0.04元/股,同比减少150.00%。这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与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的变化趋势一致,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对股东收益的直接影响。

年份基本每股收益(元/股)同比增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同比增减(%)
2024年0.01-75.00-0.02-150.00
2023年0.04-0.04-

费用分析

费用整体控制成效初显

从整体费用情况来看,公司在2024年对各项费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控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动。

销售费用大幅下降,或影响市场推广

销售费用为3,053,227.85元,相比2023年的6,810,051.09元,减少了55.17%。公司表示,本期包装物摊销及低值易耗费用同比减少,是销售费用下降的主要原因。虽然费用的降低有助于短期内节约成本,但长期来看,过低的销售费用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拓展,对公司未来的销售增长产生一定的制约。

年份销售费用(元)同比增减(%)
2024年3,053,227.85-55.17
2023年6,810,051.09-

管理费用缩减,运营效率待观察

管理费用为46,116,614.73元,较2023年的69,989,564.52元减少34.11%。本期高管薪酬、董事津贴、中介费等同比减少,使得管理费用下降。管理费用的降低可能是公司优化内部管理、精简机构的结果,但也需要关注这是否会对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决策质量产生影响。

年份管理费用(元)同比增减(%)
2024年46,116,614.73-34.11
2023年69,989,564.52-

财务费用降低,债务压力缓解

财务费用为19,053,832.06元,相比2023年的23,101,495.75元减少17.52%。本期贷款利息支出同比减少,使得财务费用降低,这可能意味着公司的债务规模有所下降,或者融资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财务压力。

年份财务费用(元)同比增减(%)
2024年19,053,832.06-17.52
2023年23,101,495.75-

研发费用微降,创新投入仍需关注

研发费用为84,819,122.83元,较2023年的88,013,040.74元减少3.63%。本期投入的直接材料同比减少,导致研发费用微降。在当前玻璃行业竞争激烈,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研发投入的稳定和增长对于公司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公司需持续关注研发投入,以推动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

年份研发费用(元)同比增减(%)
2024年84,819,122.83-3.63
2023年88,013,040.74-

研发情况分析

研发投入持续,成果初现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8,481.91万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89%。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多所高校保持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报告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成功完成11项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获得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提交3项发明专利申请。这些成果有助于公司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耗与排放,为未来产品升级与市场拓展奠定技术基础。

研发人员结构有待优化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5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0.04%。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人员仅2人,50 - 60岁人员有66人,人员结构略显老龄化。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行业环境下,公司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研发人员结构,注入更多年轻活力与创新思维,以提升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学历结构类别学历结构人数年龄结构类别年龄结构人数
博士研究生030岁以下(不含30岁)2
--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16
--40 - 50岁(含40岁,不含50岁)60
--50 - 60岁(含50岁,不含60岁)66
--60岁及以上6

现金流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几近枯竭,经营获现能力堪忧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3,390.77元,与2023年的97,580,108.55元相比,减少99.70%。公司表示,本期销售价格同比下跌、预收货款同比减少以及以现汇方式支付采购款同比增加,是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急剧下降,可能对公司的日常运营和资金周转带来较大压力。

年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同比增减(%)
2024年293,390.77-99.70
2023年97,580,108.55-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投资策略或调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3,214,250.74元,203年为 -109,498,916.93元,同比增加69.67%。本期以现汇方式购买固定资产同比减少,使得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现金流量净额有所改善。这可能反映出公司在投资策略上有所调整,减少了固定资产投资,以优化资金使用效率。

年份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同比增减(%)
2024年-33,214,250.7469.67
2023年-109,498,916.93-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偿债压力增大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9,770,961.60元,而2023年为130,246,030.74元,同比减少153.57%。本期偿还贷款同比增加,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这显示公司在2024年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需要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债务的按时偿还,避免出现财务风险。

年份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同比增减(%)
2024年-69,770,961.60-153.57
2023年130,246,030.74-

风险因素分析

政策调控风险

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管理的政策、规划、标准从细从严,绿色生产成为趋势,公司作为传统玻璃企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满足国家对节能环保、设备升级换代的政策要求,否则部分产品可能面临宏观调控的风险。

成本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燃材料包括燃料、纯碱和硅砂等,除硅砂可部分自给外,其他均需外地采购,采购成本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原燃材料特别是纯碱价格波动,将给公司带来成本控制的风险,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安全环保风险

尽管公司在环保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效果,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但随着国家、省、县(市)各级环保部门环保政策和标准规范的趋严,玻璃行业环保治理要求越来越高,排放标准和督查措施更为严格,公司面临的环保风险增加,环保成本也将大幅上升。

市场竞争风险

我国平板玻璃产能过剩,生产企业众多,且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下游房地产等建筑玻璃领域。受房地产周期性需求较弱影响,目前的供需环境造成玻璃价格进一步下探,平板玻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公司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可能受到冲击。

技术迭代风险

作为传统玻璃制造企业,公司在技术方面相对滞后,短时间内难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高端玻璃市场,技术壁垒较高,公司面临技术瓶颈,难以进入这类市场,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管理层报酬情况

董事长谢普乐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0万元,因其在关联方获取报酬。董事、代理总经理刘正斌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2.03万元;董事、财务总监汪艳妮,董事、董事会秘书周扬的税前报酬总额均为55.33万元。整体来看,公司管理层报酬较上一年度有所调整,这可能与公司经营业绩及薪酬政策调整有关。

姓名职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万元)
谢普乐董事长0(在关联方获取报酬)
刘正斌董事、代理总经理72.03
汪艳妮董事、财务总监55.33
周扬董事、董事会秘书55.33

总结与建议

三峡新材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在营收、净利润等关键指标上出现下滑,多项费用也有显著变动,同时面临多种风险挑战。为应对当前局面,公司可考虑以下策略:1. 优化产品结构与市场策略:加大高端产品研发与生产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应对市场竞争和价格波动。同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领域,降低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2. 强化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理:进一步优化采购策略,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降低原燃材料采购成本。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成本。3. 加大研发投入与人才培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优化研发人员结构,吸引和培养年轻的创新人才,提升公司的技术竞争力。4. 关注政策动态,积极应对风险:密切关注国家政策调控方向,提前布局绿色生产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确保公司符合政策要求,降低政策风险和环保风险。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密切关注公司在上述方面的战略调整与执行效果,谨慎评估投资风险与收益。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标签:三峡新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