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鹭燕医药2024年年报解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跌55.89%,多项指标有变化

来源: 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2025-04-21

鹭燕医药于近日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70,766,084.92元,同比增长3.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5,644,716.96元,同比下降4.92%。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7,483,453.5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5.89%,这一数据的大幅变动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微增,净利润下滑

鹭燕医药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20,470,766,084.92元,较2023年的19,845,534,615.24元增长了3.15%。从业务板块来看,医药批发收入18,586,587,594.04元,占比90.80%,同比增长1.85%;医药零售收入1,193,278,173.69元,占比5.83%,同比增长14.46%;医药工业收入618,171,875.01元,占比3.02%,同比增长25.16%。虽然整体营收有所增长,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5,644,716.96元,较去年的363,530,313.01元下降了4.92% ,盈利能力面临一定压力。

扣非净利润平稳,基本每股收益微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7,203,700.3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33%,显示出公司核心业务的稳定性。基本每股收益为0.89元/股,相较于2023年的0.94元/股,下降了5.32%,这与净利润的下滑趋势一致,反映出股东的每股收益有所减少。

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增长5.94%

2024年销售费用为467,938,219.31元,较2023年的441,712,880.00元增长了5.94%。其中职工薪酬从299,762,248.51元增长到308,652,042.03元,折旧及摊销从68,820,059.72元增长到72,544,826.32元。销售费用的增加可能是公司为拓展市场、增加销售渠道所做出的投入,但需要关注这种投入是否能在未来带来相应的营收增长。

管理费用上升3.87%

管理费用为321,236,419.10元,比2023年的309,275,092.96元增长3.87%。职工薪酬从201,570,336.90元增长到206,795,740.19元,业务招待费从12,635,740.78元增长到13,895,566.91元。管理费用的上升可能与公司运营规模扩大、管理复杂度增加有关,公司需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控制费用增长。

财务费用下降5.06%

财务费用为211,632,758.02元,较2023年的222,908,838.79元下降了5.06%。其中利息支出从222,852,936.19元下降到206,683,877.39元,利息收入从5,142,020.27元下降到3,837,401.35元。财务费用的下降对公司利润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可能得益于公司优化债务结构或降低融资成本。

研发费用增加5.63%

研发费用为5,845,992.92元,相比2023年的5,534,269.41元增长了5.63%。公司在研发上持续投入,职工薪酬从3,935,892.59元增长到5,009,484.78元,显示出对创新业务的重视,如便携式胎儿心电记录等研发项目,但研发成果转化及对业绩的推动作用有待观察。

现金流状况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7,483,453.54元,与2023年的1,309,117,195.47元相比,下降了55.89%。主要原因是春节备货时点差异、各批次集采备货,导致本期的备货金额同比有较大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增长0.88%,而现金流出小计增长4.45%,这表明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支出增加幅度大于现金流入增加幅度,可能对公司的资金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加30.79%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69,725,137.9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0.79%,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在建工程投入减少所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下降94.40%,现金流出小计下降31.72%,说明公司在投资方面的资金流出有所减少,可能是公司对投资项目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加53.66%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28,556,083.7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3.66%,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归还银行贷款减少所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下降0.09%,现金流出小计下降4.02%,公司在筹资策略上有所调整,减少了还款金额,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

研发情况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18人增加到20人,增长11.11%,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从0.33%上升到0.36%。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反映公司对创新业务的重视,如便携式胎儿心电记录仪已完成研发并获得二类医疗器械证书,多导联动态心电记录仪等项目正在研发中。研发成果的转化将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但研发具有不确定性,可能面临研发失败或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风险提示

  1.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格局日益激烈,全国性和区域性龙头企业竞争加剧,若鹭燕医药不能保持竞争优势,其在福建省内的领先地位可能受到冲击。
  2. 行业政策风险:医改持续推进,降价控费、集中采购等政策可能导致药械价格下降,若公司终端医院覆盖率布局不及预期,市场份额和药品销售量提升无法弥补药价下降幅度,盈利空间将被压缩,同时可能对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
  3. 对外担保风险:公司虽制定了对外担保管理制度,但子公司成都禾创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存在收购前隐瞒的对外担保事项,若该担保事项未能顺利解决,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4. 应收账款管理风险:公司主要客户为公立医院,若医疗机构客户或医保部门不能及时回款,或纯销业务规模大幅增长,可能导致应收账款规模高位,影响资金周转,增加坏账损失风险。
  5. 存货管理风险:医药流通企业需保持一定库存量以满足终端需求,但药品效期管理严格,公司虽建立存货管理制度,但仍可能存在存货损失风险。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标签:鹭燕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