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首先要做好人的工作”

来源: 媒体滚动2024-06-12

转自:人民政协报

中医药是宁波的一张“金名片”。从唐代的药学大家陈藏器、元代的针灸大师滑寿,到现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钟一棠等,宁波中医名家辈出、影响深远。近年来,宁波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但与历史荣光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近日,宁波市政协举行委员月谈会暨请你来协商活动,围绕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两篇“文章”,邀请国医大师、政协委员和广大市民“三方”参与,共同为宁波中医药发展出谋划策。

做好宁波中医药的“传承篇”

传承发展好宁波中医药事业,委员们认为,首先要做好人的工作。

“宁波中医药人才总体规模偏小,高端人才缺乏、基层人才不足,数量上和结构上的短板比较突出。”朱爱春委员非常关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她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引进和培育中医药人才,“要筑巢引凤,引进以国医大师、院士、名老中医、岐黄学者等为代表的中医药行业高端人才,加强传承工作室建设,带动培养一批中医药骨干人才、拔尖人才;同时也要夯实基础,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进修学习等方面给予基层中医药人才优惠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岗位吸引力,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陈杰峰委员认为,要加强区域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挖掘民间诊疗技术和方药,构建特色中医流派、技术地图。像宁波的董氏儿科、宋氏妇科、劳氏伤科等地方特色中医流派,要积极给予保护和支持,完善师承学习模式,培养继承人才梯队,使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作为“铁杆”中医爱好者,张勤勇委员坚持每天熟读中医经典、学习中医经方,用他自己的话说,“中医是‘好东西’,中医要学‘老东西’。中医用好了,不但可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而且疑难病、危重症也多有用武之地。学中医要多学经典,比如1800多年前张仲景所写的《伤寒杂病论》,这是真正的中医临床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还要做好中医药的“创新篇”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加强中医药与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通过现代化手段,深入分析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医药的疗效发挥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通过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了这场交流。去年的同一时间,王琦院士到场见证了宁波中医药系统首个院士科创中心的启动,并在宁波建立了自己的中医工作室,为推动当地中医药创新发展提供助力。

宁波制造业基础雄厚、市场经济活跃,但中医药方面的产业却呈现“小、散、弱”格局。马舒伟委员认为,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除了要加强规划统筹、加大扶持力度,还要注重创新要素支撑。“政府要鼓励中医药制造企业实施装备提升、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完善以数字化为支撑的智能生产体系。要鼓励企业开发创新中药、中医经典名方、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新型饮片、药食同源特色产品等创新产品,培育名方大药和拳头产品。”

除了技术创新、产业创新,钟光辉委员认为还应加强中医药服务上的制度创新。“中医药服务具有独特优势又有其自身特点,但目前我们的医保制度中缺少中医特色的付费方式。在这方面,我们要加快建立‘适配’中医药服务特点、更加体现中医药价值的医保体系,充分考虑中医医疗机构和西医医疗机构存在的客观差距,在指标的设定上有所区别。同时,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评估并调整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优先纳入疗效明显、广泛接受的项目。”

政协有“约” 百姓有“言”

作为今年的首场委员月谈会,同时又是围绕百姓关心的民生话题,宁波市政协在形式内容上也进行了创新探索。针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主题,宁波市政协与当地媒体联合开设线上建言平台——“政协有约·百姓有言”栏目,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反响。据统计,信息发布7天时间,总阅读量达21.9万人次,点赞数超两千,收到留言200多条,其中有不少“金点子”。

网友“藕断丝连”说:现在名中医诊断模型、珍稀药方数据模型等中医药人工智能层出不穷,然而,懂中医药的人才不懂人工智能,懂人工智能的人才不懂中医药,跨学科人才正在成为多学科交叉创新的瓶颈。因此,要将智慧中医交叉学科纳入中西医结合教育试点,将中医药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和学科带头人纳入岐黄工程,促进宁波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

网友“大凌”写道:好一个中医药如何传承创新,吸引了这么多人的积极参与,这是问计于民的体现,其实也是最好的金点子。希望可以在媒体上开设园地,电视台、电台可以开辟讲座,网络媒体也可以开设中医药公益课,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每年开展一次“十佳中医师”活动,宣传中医师的事迹,把优秀的中医师亮起来,树起来,让中医师有职业感、自豪感。

从线上到线下,从场内到场外,从局部交流到广泛热议,围绕“中医药发展需要传承与创新”,宁波市政协将一场委员月谈会办成了政协搭台、委员献策、百姓发声的多方交流平台。“中医药发展需要传承与创新,政协工作也同样如此。”会议最后,宁波市政协主席陈龙谈到,“我们政协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传承延续好的经验做法,在此基础上不断顺应新的变化,谋划新的举措,为进一步助推城市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作出更多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