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医药】公司点评惠泰医疗(688617):业绩延续高增长,降本控费盈利能力突出
转自:谭谈Health
【华安证券医药团队】2023年11月8日发布公司点评惠泰医疗(688617):《业绩延续高增长,降本控费盈利能力突出》,欢迎与我们交流。
作者:谭国超
SAC:S0010521120002
联系人:李婵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36.78%;实现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54.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54.60%;实现经营现金流净额4.85亿元,同比增长73.32%。
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28.36%;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43.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27.77%。
2023Q3毛利率略有下降,预计与电生理板块完全执行集采价格有关
2023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71.38%,净利率32.67%,单Q3毛利率70.72%,净利率33.81%,23Q3环比23Q2毛利率、净利率略有下降,预计与23Q3福建电生理联盟集采各省市充分执行,电生理板块销售毛利率略有下降有关。
福建电生理耗材集采联盟省份分别自4月到6月期间陆续执行集采价格,集采一方面降低了耗材价格,另一方面提高了手术的可及性,国产厂家凭借较强的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在集采中处于有利位置,我们预计公司2023Q3手术量同比增长超过100%。从电生理行业手术量增长情况看,预计由于医疗反腐政策的推进,2023Q3行业电生理手术量增速不高,展望2023Q4,或有手术量回补的趋势。
血管介入产品线丰富,降本提效,规模化效应显著
血管介入类产品仍是公司现阶段增长的主引擎之一,其中冠脉通路类借助集采加速国产替代,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外周介入类随着产品线不断丰富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加强,高增长有望延续。
公司中报披露,目前公司建立了17条血管介入产品线,包括血管鞘组、微导管、造影导管、导引导管、球囊导管、亲水涂层导丝、导引导丝、微导丝、支撑导管、导引延伸导管、血栓抽吸导管、可调弯鞘、导管鞘组、Y阀、压力泵、长鞘、各类OEM产品线等产品系列。2022年产能较2021年提升50%,2023年上半年,子公司湖南埃普特对产能继续进行扩容,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投产后主要产品将实现产能翻番。随着公司生产更加自动化、规模化,以及公司血管介入类新产品的放量,我们预计血管介入领域的毛利率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6.80亿元、22.26亿元和29.99亿元(前次预测为16.80亿元、22.56亿元和30.43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38.1%、32.5%和34.7%,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5.42亿元、7.09亿元和9.88亿元(前次预测为4.98亿元、6.66亿元和9.22亿元),增速分别为51.4%、30.9%和39.3%,2023-2025年EPS预计分别为8.11元、10.61元和14.78元,对应2023-2025年的PE分别为42x、32x和23x,维持“买入”评级。
I 风险提示
公司手术量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公司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公司在研临床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重要提示
重要提示:本文内容节选自华安证券研究所已发布证券研究报告公司点评惠泰医疗(688617):《业绩延续高增长,降本控费盈利能力突出》(发布时间:2023年11月8日),具体分析内容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等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报告发布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分析师:谭国超(SAC:S0010521120002) 邮箱: tangc@hazq.com
联系人:李婵 邮箱:lichan@hazq.com

华安证券医药团队
谭国超:研究所所长助理、医药首席分析师,中山大学本科、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曾任职于强生(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君集团、诚通证券和华西证券研究所,主导投资多个早期医疗项目以及上市公司PIPE项目,有丰富的医疗产业、一级市场投资和二级市场研究经验。
李昌幸:分析师,主要负责消费医疗(药店+品牌中药+OTC)、生命科学上游、智慧医疗领域行业研究。山东大学药学本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硕士,曾任职于某国产科学仪器公司、华西证券研究所。
李婵:研究助理,主要负责医疗器械和IVD行业研究。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硕士,具备五年二级市场工作经验。
陈珈蔚:研究助理,主要负责医疗服务行业研究。南开大学本科、波士顿学院金融硕士。
钱琨:研究助理,主要负责医疗器械行业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本硕,曾任职于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某国产结构性心脏病公司。
任婉莹:研究助理,负责创新药及制剂。武汉大学药理学本科,香港大学药理硕士,6年心血管药理科研经历,曾任医药行业一级投资经理及产业BD战略经理。
杨馥瑗:研究助理,主要负责CXO行业研究。复旦大学保险硕士,医药+经济复合背景,曾任职于国金证券。
(谭国超 SAC:S0010521120002; 李昌幸 SAC:S0010522070002)
历史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