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飞凯材料“合同诈骗”案陷罗生门: 三方各执一词,商业实质存疑

来源: 证券时报网2024-03-22

  证券时报记者 臧晓松 梅双

飞凯材料(300398)遭遇“合同诈骗”事件持续发酵,涉事三方更是各执一词。

飞凯材料公告中称下游客户枣庄睿诺电子是由上游供应商江苏鑫迈迪电子有限公司(简称“鑫迈迪”)指定,对此,鑫迈迪负责人在3月20日晚间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否认:“当时他们来找我的时候,整个运作模式都制定好了,哪里是我指定的?”

再来看下游客户的说法,枣庄睿诺电子总经理洪耀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公司之前也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我看到网上说我们是骗子公司,我们肯定不是骗子公司”。

作为遭遇“合同诈骗”的主角,对于目前涉事方的各执一词,飞凯材料证券部工作人员称:“因为牵涉的客户或其他公司太多了,我们也不想说太多不利于其他家的回应,目前感觉是大家都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迷雾依旧未解,相关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也引发深交所的关注。深交所在关注函中要求飞凯材料结合该等交易的预期收益和风险敞口,说明其是否具备商业合理性。

鑫迈迪:

睿诺电子非其指定

鑫迈迪负责人是马来西亚人,他所经营的鑫迈迪主营业务为柔性电路板的生产,但并不生产涉事产品中控主板。根据上述负责人的说法,当时是飞凯材料人士与一个加工厂的老板找到他。“那个加工厂属于外贸型企业,他们跟我说要经过我这边,也就是飞凯材料先下单给我,我再下单给加工厂,剩下的事情由加工厂自己安排出货,我是不参与的。”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飞凯材料向鑫迈迪采购的中控主板,共有两个型号。以其中一款中控主板为例,飞凯材料按照615元/片的价格付款给鑫迈迪,鑫迈迪再以612元/片的价格付款给加工厂,“也就是鑫迈迪每片赚3元钱的差价”。

“这件事谈完之后,他们就设了一个微信群,我们所有业务都在群里面完成,飞凯材料下订单也是在群里发消息。”鑫迈迪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飞凯材料每个月向我们下一次订单,最开始金额是300多万元,后面逐步增加,2022年每个月订单金额在100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2023年每个月订单金额最高达到5000多万元。”

鑫迈迪负责人称,从2021年6月到2023年12月末,交易总金额为6亿余元,其中2022年飞凯材料采购金额达到2亿多元,2023年达到4亿多元,“我们做了两年多,涉及产品100多万片,鑫迈迪挣了300多万元”。

“实际上,加工跟出货都不经过我们这边,他们当时谈好的,说只是订单在我们这里经手,订单完成之后就由他们自己操作。”鑫迈迪负责人称,最初他还让对方拍过出货的照片,产品他也看过,确实有生产。“后面我就没有去跟了,他们实际生产的数量我不知道。”

如果鑫迈迪负责人所述属实,那么飞凯材料公告中所述的“三方交易”实际上就变成了“四方交易”——睿诺电子和睿诺光电向飞凯材料下单采购产品,然后是飞凯材料向鑫迈迪采购产品,接下来通过鑫迈迪向加工厂下单,再由加工厂向睿诺电子和睿诺光电供货。

不过,鑫迈迪负责人并未透露涉事加工厂的具体信息,只是强调与该加工厂老板相识十多年,“在这件事上,我只是帮忙的性质”。

睿诺电子:

我们不是骗子公司

在前述三方交易中,下游客户枣庄睿诺电子系清越科技的联营企业。

根据飞凯材料方面的说法,2023年12月末,飞凯材料全资子公司安徽晶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凯电子”)发现睿诺电子和睿诺光电累计应付晶凯电子账款约2.02亿元,增幅与前期相比较大,资金占用严重,出于谨慎的角度,晶凯电子终止了该业务并催促对方及时还款。

之后,对方出现付款逾期情况,通过多方调查,晶凯电子陆续发现上述业务存在诸多异常情况,开始意识到可能存在合同诈骗,并于2024年3月向安庆市公安局报案。

3月20日晚间,清越科技发布关于参股公司重大舆情的澄清公告,称关注到公司的参股公司睿诺电子和其全资子公司睿诺光电涉及与飞凯材料及下属子公司晶凯电子与鑫迈迪的一起可能存在的合同诈骗案件。“根据公司目前了解的情况,本次参股公司纠纷内容所涉及之上下游客户及供应商与我司均无任何业务往来。”

清越科技在公告中称,公司作为睿诺电子参股方委派了一名董事,睿诺电子日常经营管理均由其总经理实际负责,“本次相关事项的制定与决策等均未提交睿诺电子董事会进行审议,公司并未参与本事项的决策及实施过程”。

清越科技目前持有睿诺电子33.3333%股权,与亿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0259.HK)实际控制的亿达企业有限公司并列为第一大股东,双方均不构成实际控制。清越科技强调称,睿诺电子的实际日常经营管理由其总经理洪耀负责实施。

3月21日上午,证券时报记者致电睿诺电子总经理洪耀。“我在枣庄的两家公司,睿诺电子和睿诺光电目前经营都是正常的。”洪耀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公司之前也协助相关部门开展一些调查,“我看到网上说我们是骗子公司,我们肯定不是骗子公司。”

飞凯材料究竟向睿诺电子和睿诺光电供应多少产品,洪耀并未给予回应。睿诺电子应付账款约2.02亿元付款逾期,接下来是否还会支付?洪耀也未给予直接回应,但他向记者表示,这其中还有一些细节外界并不了解,公安部门也进行了调查,“我们不属于他们立案的对象”。

洪耀进一步向记者表示,后续信息以相关部门的通报为准,“我们这边一切都是正常的”。

飞凯材料:

涉案业务太“复杂”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被指为“合同诈骗”的交易自2021年6月起启动,直至2023年12月末终止,期间飞凯材料业绩稳步提升。其中,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6.27亿元,同比增长41%;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9.07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

今年1月31日晚间披露的业绩预告中,飞凯材料预计2023年度净利润1.96亿元至2.61亿元,同比下降40%~55%。不过,在3月19日晚间披露的修正公告中,飞凯材料将净利润数据修正为1.03亿元至1.54亿元,修正理由即为全资子公司晶凯电子疑遭“合同诈骗”,公司面临较大的资产减值损失风险。

作为遭遇“合同诈骗”案的当事人,飞凯材料如今有哪些最新回应?

3月21日下午,证券时报记者探访位于上海宝山的飞凯材料总部时注意到,工作日里的飞凯材料总部显得比较平静,门口只有偶尔往来的汽车。与门口的平静相比,公司证券部明显要热闹很多。

“平均几分钟就会接到一个投资者的电话,我们也在开会讨论该怎么应对。”飞凯材料证券部工作人员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公司董事长已经去了几趟安徽子公司,案件正在调查中。

飞凯材料证券部工作人员称:“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回复函里尽可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更清楚点。”

谈及涉案的业务,该工作人员用“复杂”来形容。

“之前下游回款都是比较及时的,这个业务一直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后来感觉它的资金占用量太大了,我们觉得跟利润相比,这个业务也没有继续做下去的必要,就终止了这笔业务,下游后续就不再回款了。”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这起案件涉及的业务并不是公司主营业务,公司目前经营是正常的,“会对2023年的业绩有影响,对2024年(业绩)还没有看出不好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3月6日,飞凯材料突然宣布两项人事变动,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苏斌,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曹松,均以个人原因辞职,两人的原定任期均应至2026年4月19日。在飞凯材料遭遇“合同诈骗”的关键时刻,两位“老臣”突然辞职,也让外界有了更多猜想。

3月21日中午,记者与苏斌取得联系,不过他表示自己已经离职,不方便对相关事件做出回应。

飞凯材料证券部工作人员则回应称:“目前我们没有得到准确的证据能说明这两者之间有关联,但我们整体分析下来,可能会有。不管他们在中间扮演了什么角色,但公司出了风险是在他们任职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