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需求回暖前三季净利增494% 揽获590亿订单新能源车占比近6成
来源:长江商报
随着下游市场回暖,均胜电子(600699.SH)业绩也持续改善。
10月23日晚间,均胜电子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均胜电子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15.57%,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494.54%。
均胜电子是全球头部的汽车电子与汽车安全供应商。均胜电子表示,前三季度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得益于全球范围内主要汽车市场销量的回暖以及客户订单的持续放量。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均胜电子在智能网联、高压快充、汽车安全等赛道获取订单能力强劲。2023年前三季度,均胜电子累计获得全生命周期订单约590亿元,其中新能源车型相关订单约350亿元,占比约59%。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9月末,均胜电子商誉达55.9亿元。此前,因商誉减值,均胜电子曾出现巨亏。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7.5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均胜电子前身为辽源得亨,于1993年登陆A股市场。2010年,均胜集团开始资产重组、借壳上市之路,到2012年3月,均胜集团成功将旗下资产注入辽源得亨而登陆A股,证券简称改为均胜电子。
借壳上市之后,从2011年开始,均胜电子加速并购扩张,相继收购德国汽车电子公司普瑞(PREH)、德国机器人公司IMA、德国群英(QUIN)、汽车安全系统全球供应商美国KSS以及日本高田资产(PSAN业务除外)等。
随着并购带来的规模扩大,财务数据显示,2012—2019年,均胜电子营业收入由53.58亿元增至617亿元,增幅达10.5倍;归母净利润由2.07亿元增至9.4亿元,增幅达3.54倍。
增长的不仅是业绩,还有商誉。在一系列并购之后,均胜电子的商誉自2015年的3.08亿元骤增至2016年的74.68亿元,2018年达到历史高点81.82亿元,截至2023年9月末,公司商誉仍有55.9亿元。
2020年后,巨额商誉减值使得均胜电子盈利吃力,业绩出现下滑,直至2021年盈转亏。2020年和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78.9亿元、456.7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2.38%、4.64%;归母净利润6.16亿元、-37.53亿元,同比分别下滑4.64%、709.13%。
2022年以来,伴随着新能源景气度上行,均胜电子业绩企稳回暖。2022年,均胜电子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97.9亿元、3.94亿元,实现扭亏。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1亿元,同比增长15.57%;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494.54%。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11.48%,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28.22%。
同时,均胜电子造血能力回升。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52.7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7.56亿元,同比增长236.83%。
新能源车型相关新订单达350亿元
业绩改善,源于均胜电子核心业务稳定增长。
均胜电子介绍,随着全球主要汽车市场销量回暖及客户订单持续放量。前三季度,公司汽车电子与汽车安全两大核心业务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分业务板块看,汽车安全业务板块毛利率单季度提升至12.6%,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87亿元,同比增长约15%;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稳定保持在20%,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26亿元,同比增长约17%。
伴随着主营业务改善的还有盈利能力。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约2个百分点,达到13.94%。
此外,车市的“金九银十”也作用在均胜电子身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37.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已经达到29.8%,品牌竞争力也大幅提升。前三季度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售占比达到80.2%;新能源汽车出口82.5万辆,同比增长1.1倍。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伴随着新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均胜电子在智能网联、高压快充、汽车安全等赛道获取订单能力强劲。
2023年前三季度,均胜电子累计获得全生命周期订单约590亿元,新能源车型相关订单约350亿元,占比约59%。在新订单中,汽车电子业务订单约250亿元,汽车安全业务订单约340亿元。
均胜电子持续加码开拓国内市场。从地区看,均胜电子与中国市场特别是头部自主品牌/新势力合作关系不断加强,订单金额占比提升明显,国内业务团队新获全球市场订单金额约250亿元,占比提升至约42%。2023年,均胜电子汽车安全业务已完成对新能源销量榜TOP10客户的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均胜电子持续在科技创新领域高投入。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均胜电子研发费用达17.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