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控人家族套现数亿后,金龙羽大股东之妻拟再抛近3亿元持股
金龙羽的实控人家族控制了七成股权,似乎没有比减持更有吸引力的“游戏”了。
又有A股老板娘要减持套现了。
1月17日,近期涨势火热的金龙羽(002882.SZ)一字跌停,截至收盘,有近20万手卖单挂在卖一盘口。
诱发金龙羽股价大跌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实控人配偶的大额减持计划。根据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吴玉花,拟减持不超过1298.70万股,占总股本比重3%的股份。按照公告日22.58元的股价计算,吴玉花套现金额约2.93亿元,而其持股成本还不到12元。
1月初以来,金龙羽乘着固态电池炒作热度,股价直线上涨,1月5至16日的8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逾50%,并创下历史最高。
金龙羽从2017年上市至今基本没有融资需求,盈利能力剧烈波动,,在不定增、不发转债的情况下,累计分红在同期净利润中的占比仍接近40%。
过去两至三年的时间里,每每股价随着市场热点大涨后,金龙羽实控人家族都会套现,且有部分股东已经在2023年完成了清仓式减持。
实控人配偶拟套现近3亿,浮盈已翻番
公告显示,吴玉花持有金龙羽股份2500万股,占公司总股份比例5.78%,本次拟减持数量为1298.7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五成以上。
吴玉花持有的金龙羽股份,是从该公司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转让而来。2021年11月25日,股东郑美银将其持有的2500万股金龙羽股份转让给吴玉花,交易于当年12月中旬完成,每股转让价格为11.21元,转让价款总计2.8亿元。随着大幅拉升,当前金龙羽股价已较吴玉花的持股成本翻了一倍。
2024年以来,大盘持续调整,受消息刺激的概念题材活跃。1月以来,海外市场频频传出固态电池技术有所突破的消息。比如,纽交所上市的QuantumScape公司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通过了德国大众公司的50万公里耐久性测试。
消息发布后,A股固态电池概念板块躁动。金龙羽在5天内收获3个涨停板,并在期间公告称,公司进行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属于跨界投资,项目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成功与否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金龙羽被炒作期间,共计4次登上龙虎榜,深股通现身3次。盘后数据显示,1月10日金龙羽涨停,机构当日买入662.57万元,卖出810.46万元,合计净卖出147.89万元,深股通专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金融城南环路营业部,则分别卖出1650.84万元、1178.82万元。
实控人家族不断减持套现
金龙羽的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成立以来专业从事电线电缆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线和电缆两大类。其中电线分为普通电线和特种电线,电缆分为普通电缆和特种电缆,产品应用于电力、建筑、民用、通信、船舶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
从2017年上市募资4.96亿元后,金龙羽不定增、不发转债,几乎没有公私募大幅买入过该公司股票。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金龙羽上市后累计挣得净利润13.53亿元,累计现金分红5.4亿元,其中约70%进入了实控人郑氏家族的口袋。
公告显示,郑友水作为金龙羽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着金龙羽超过五成的股权,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46亿股,其中1.85亿股为限售股,吴玉花为郑友水的一致行动人,两人合计持股占金龙羽的总股本逾62%。
与郑友水为一致行动人的还有郑凤兰、郑会杰、郑钟洲,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后三人分别持有公司股份2489.2万股、2034.59万股和400万股。金龙羽招股书显示,郑友水、郑会杰、郑会伟是三兄弟,郑会杰、郑会伟是郑有水大哥、二哥,郑凤兰是郑友水已故三哥配偶,郑钟洲系郑有水二哥的儿子。
即金龙羽的股权主要由郑氏家族控制,合计持股比例逾70%,过去2至3年间,除了北向资金和高盛集团短暂进入过金龙羽前十大股东以外,很少有公募、私募机构买进其前十大股东火前十大流通股东。
2023年,金龙羽实控人家族、公司高管完成了多轮减持,最近一轮减持由郑凤兰完成。根据公告,截至2023年12月18日,郑凤兰累计减持197.9万股,减持均价15.74元,套现约3115万元。
郑会杰2023年更是完成了清仓式减持,他在5月份减持了354.99万股,减持均价为16.42元,套现约5830万元。2021年11月26日,郑会杰及其一致行动人自前次披露权益变动以来,已经累计减持了公司股份2098.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85%。目前郑会杰剩余可减持股份数量不足100股,减持计划已经实施完毕。金龙鱼2023年11月7日更新的数据显示,郑会杰已不在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再往前看,郑凤兰在2023年3月下旬完成了当年首笔减持,共计减持432.9万股,减持均价15.06元,套现6519.5万元。当时,金龙羽的股价也是蹭上市场热门题材后,从10元左右上涨到约22元,短短一个月涨幅超过100%。之后,金龙羽股价进入调整阶段,直至今年1月上涨并创下历史最高价的25.52元。
2023年前三季度,金龙羽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同比9.72%,实现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下滑7.02%至1.67亿元。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