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研究 9月6日最新观点:PMI强化经济筑底的信号
【财联社9月6日早间新闻精选】
1、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5日在中期协第六次会员大会上表示,将加强风险监测分析和预研预判,重点做好重要农产品、基础性能源、战略性矿产等相关品种的全球跟踪分析,加强对高频交易等新型交易行为的监管,加强期现联动监管。
2、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通知称,有序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业务与个人养老金衔接,原则上于2023年底前完成各项工作。
3、国家医保局昨天印发《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支付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将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医用耗材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4、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养老保险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拟全省全域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提高个人养老金的缴存率和投资率。
【太平洋宏观尤春野】PMI强化经济筑底的信号——8月PMI数据点评
1. 产需均升,制造业活跃度持续提高。
8月制造业PMI持续回升,依旧高于市场预期,多数细分项均有上行。自今年6月以来,PMI已连续三个月处于回升状态,这强化了经济筑底的信号,反映出目前经济回暖动能正不断累积,7月偏弱的经济表现可能是暂时的。整体而言,8月PMI数据中有以下几点积极变化:一则,产需双双上升,均运行在扩张区间。生产经营活跃度及企业信心延续边际改善趋势,一方面得益于政策扶持,另一方面需求侧的回暖也是重要拉动。本月反映需求的新订单指数升至荣枯线以上,为今年4月以来首次。内外需求均有反弹,内需表现优于外需。二则,去库节奏放缓,采购有所增加。8月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相比7月均有回升,采购量指数重新回到了扩张区间,需求侧新订单回暖,生产活跃度持续回升,企业采购意愿也随之增强。三则,价格指数上升明显。8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升幅均超过3个百分点,一方面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新订单和企业采购量的增加也为价格上升提供支撑。价格是企业盈利的重要影响因素,前期PPI持续下行,企业盈利受损,6月以来价格不断回升,这也为企业盈利的持续改善注入一定动能。四则,大中小型企业PMI均边际上行。8月大中小型企业PMI较前值均有上升,产需都出现边际改善。对于民营经济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及需求端的边际回暖共同提升了各规模企业的景气水平。不过本月PMI整体呈小幅改善,政策扩内需依旧必要。一方面8月制造业PMI仍处于收缩区间,需求不足的掣肘仍存,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依旧超59%,此外本月就业指数在荣枯线以下小幅下行了0.1个百分点,就业压力仍待缓解。经济回升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2.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速度小幅放缓。
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运行在扩张区间,速度继续放缓,略低于市场预期。服务业方面,持续扩张。扩张动力主要来自暑期消费相关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超57%,仍位于高景气区间。建筑业方面,基建支撑明显。8月建筑业活动指数较上月有所上行,主要受到基建的拉动,本月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前值上行了4.6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也上升至扩张区间,此外8月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加快,沥青开工、水泥发运等高频数据整体上呈现出上行态势,也可提供基建发力的侧面证据。相关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依旧向好,本月建筑业企业预期超出60%。
3. 数据持续回升,经济筑底信号增强。
8月制造业PMI连续回升,产需及价格边际上均持续改善,这强化了经济筑底的信号。7月金融及经济数据表现偏弱,折射出国内经济的疲软,但本月PMI数据的超预期回升则表明经济走弱并非长期趋势性的,而是“曲折前进”过程中的阶段性下行。平抑短期波动、提振下行期间的市场信心需要政策端的呵护。近期多部门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涉及消费、地产、资本市场等多领域,且部分政策推出力度及速度超出预期,这既是对7月政治局会议政策积极定调的呼应,也释放出较强的扩内需、强信心的信号。从目前政策推出频率、执行主体、覆盖范围及调控力度来看,国内或迎来稳增长政策的集中发力期,尤其是地产方面,随着广州、深圳率先开启“认房不认贷”政策,政策空间较大的一线城市出台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加大,这将成为地产企稳回升的重要拉动。预计随着政策不断落地显效增强经济回升动能,经济恢复基础也将得到巩固。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机械】三一重能(688349):在手及新增订单创历史新高,毛利率阶段承压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1)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15亿元,同比下降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7亿元,同比上升2.3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84亿元,同比下降7.36%。2)2023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1亿元,同比上升15.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4亿元,同比上升66.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77亿元,同比上升106.97%。
点评
整体收入下降,机型结构切换显著。公司2023H1实现营业收入39.15亿元,同比下降4.12%。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实现销售收入29.25亿元,同比下降21.49%。其中4.XMW及以下风机销售收入为12.85亿元,同比下降47.81%,营收占比为33.28%;5.XMW及以上风机销售收入15.37亿元,同比增长26.00%,营收占比为39.81%。在2023H1期间,公司主力机型显著从4MW以下机型往5MW以上机型切换。
风机行业交付均价下行,毛利率有所承压。公司2023H1毛利率为24.03%,同比-3.00pct;归母净利润率为20.86%,同比+1.32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为17.46%,同比-0.61pct;期间费用率为23.48%,同比+4.50pct。公司2023Q2毛利率为20.72%,环比-8.28pct,同比-7.41pct;归母净利润率为14.22%,同比+4.34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为11.78%,同比+5.20pct。公司毛利率阶段性承压,主要系风力发电机组行业交付均价普遍下降,公司亦受到影响。期间,公司通过成本控制精准化、成本洞察可视化、技术分析网络化、需求寻源透明化、品类策略闭环化五大策略,实现供应链成本比较优势,控制了毛利率下滑幅度。
新增及在手订单创历史新高,业绩后劲足。2023H1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订单规模和在手订单规模均创历史新高,新增订单为8.35GW,2023年6月底在手订单为16.31GW。此外,6.25MW、6.7MW机型成为公司新增订单的主力机型。公司新增订单规模和在手订单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公司业绩具备较强的增长后劲。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78.87/245.46/318.92亿元,同比+45.14%/37.22%/29.93%;归母净利润为20.30/27.65/35.63亿元,同比+23.19%/36.23%/28.85%;EPS分别为1.68/2.29/2.96元,对应PE分别为18/13/10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