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爱尔眼科两个月花22亿收购87家医院

来源: 新浪财经头条2024-08-02

来源:健识局

“并购狂魔”爱尔眼科又出手了。7月29日,爱尔眼科发布公告称,拟收购虎门爱尔、运城爱尔等35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交易合计金额8.98亿元。

5月31日,爱尔眼科刚刚宣布将斥资13.44亿元,一口气收购重庆眼视光、周口爱尔等52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短短两个月内,爱尔眼科已先后将87家眼科医疗收入麾下。

这样的大规模并购对于爱尔眼科来说已是常规操作。作为民营眼科第一股,爱尔眼科一直通过“买买买”,寻求扩张规模,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截止一季度末,爱尔眼科账面商誉已高达65.64亿元,这两次收购还会进一步增加公司的商誉。

两个月拿下87家医院

爱尔眼科意在下沉市场

爱尔眼科本次收购35家医院以自有资金支付,交易合计金额约为8.98亿元。从财务情况来看,2023年上述35家医院营收规模合计7.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31%;净利润1860万,较上年转亏为盈。

不过,大部分医院仍处于盈亏平衡或扭亏为盈的阶段,14家医院去年仍处于亏损状态,如渭南爱尔眼科、吕梁爱尔眼科、泸州龙马潭爱尔眼科,去年分别净亏损173.73万元、234.73万元、208.24万元。

为何在此时收购这些尚未完全盈利的医院?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解释:“公司选择在此时收购有利于控制收购成本,收获未来的发展。”在爱尔眼科看来,未来这些医院业绩将会持续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并购除了福州爱尔以外,其余34家医院皆为地市级、县级医院项目。今年5月底,爱尔眼科收购的52家眼科,大部分也位于三四线城市。

事实上,爱尔眼科对下沉市场的布局已久。自2014年以来,爱尔眼科便开始与并购基金合作进行扩张,完成了全国性的网点布局,并探索分级连锁布局。爱尔眼科还确定了“1+8+N”战略,即在省会城市建立一家中心级医院,在地级市建立8家区域级医院,并在县级市场广泛布局基层医疗机构。

如今,爱尔眼科的下沉策略已经初见成效,一些地级城市已经表现出强劲的吸金能力,2023年,衡阳爱尔、滨州沪滨爱尔等年收入规模均已超2亿元。这些医院推高了公司业绩,从2009年上市至2023年,爱尔眼科营收增长32倍;净利润增长39倍。

不过,快速扩张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始终是爱尔眼科的隐忧。

超60亿商誉高悬

爱尔眼科无法忽视的隐忧

医院投资周期较长,对上市公司而言,一开始放在体外孵化,待成熟后收入麾下,这是最好的扩张模式。

从2014年开始,爱尔眼科成立“上市公司+私募机构”型产业基金,即公司出资10%~20%左右,其余资金由金融机构和个人等出具,共同孵化新医院。待这些医院逐步渡过初创期、逐渐扭亏为盈,爱尔眼科便会将其纳入上市公司的体系之内。

这次被并入上市公司的几家医院就是这样运作成功的典范。以运城爱尔眼科为例,其于2018年2月设立,8月湖南亮视长银进入控股,在经过6年的培育后,爱尔眼科收购了其51%股权,作价5304万元。

此外,在这次并购中的湖南亮视中星、亮视视界、亮视晨星家几家机构背后,也均有爱尔眼科的子公司拉萨亮视的身影,持股数均在20%以下,此前爱尔眼科的多次并购中也都出现过这些机构的名称。

通过引入产业基金大举并购,爱尔眼科的规模得以快速扩张,公司市值一度逼近4000亿元。

然而,资本市场却越来越担心并购后遗症。爱尔眼科高溢价收购孵化成熟的医院,因此商誉不断增加。自2009年上市至2023年,爱尔眼科的商誉在14年时间里暴增1420倍。截止一季度末,爱尔眼科账面商誉已高达65.54亿元。

尽管收入上市公司的都是成熟医院,但市场消费环境变化很大,这些被并购的资产是否真能持续支撑爱尔眼科业绩增长,有待商榷。一旦这些被收购的医院经营不善,收益无法达到并购时的预期水平,爱尔眼科就将面临商誉被计提减值的风险,公司业绩也将受影响,这正是不少投资者的担忧。

显然,爱尔眼科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2023年7月调研纪要显示,当投资者问公司是否进一步加快并购步伐时,爱尔眼科解释称,随着上市公司体量越来越大,资金实力逐步增强,承载能力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自建的医院逐步增多,产业基金陆续到期后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标签:爱尔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