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投资端改革或迎来“加速度”
转自: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费天元)9月19日,中信证券研究部发布题为《活跃资本市场:开启新篇章,提振强信心》的报告。
中信证券表示,此前资本市场改革更多侧重于融资端,全面注册制落地生花。往后看,预计融资端将持续完善配套制度,包括退市制度、违法违规处罚等。但是,考虑到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张,地产财富效应减弱、股票市场整体回报率偏低等,如何通过改善投资端制度、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或是未来资本市场的重要议题。
中信证券预计,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重心或从融资端逐步转移到投资端。投资端改革或迎来“加速度”,重点构建“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具体来看:
“愿意来”: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同时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
一方面,我国当前中长期资金持股占比不足6%,低于境外成熟市场普遍超过20%的水平。预计政策或将持续优化会计处理;建立包括长期净投资收益率等指标在内的长周期考核机制;通过税收优惠改革扩大养老第二、三支柱覆盖面等。
另一方面,继续推动公募“总量提升、结构优化”。预计指数基金等被动管理产品发行或将加快、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加大布局权益类基金、公募费率改革或分三阶段逐步落地等。
“留得住”:强化分红导向、放宽回购条件,同时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根据中证指数统计,2022年A股平均股利支付率已达33%,但分红持续性仍有待提升。预计政策继续强化分红导向,完善系统性长期性分红约束机制、引导有条件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加强低分红公司信息披露约束。
相比之下,A股回购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政策将放宽必需回购触发条件,缩短禁止回购期限,优化禁止回购窗口期等。此外,A股估值仍处于低位,或需持续推进“中国特色估值体系”,通过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加深市场沟通等方式,助力估值重塑、体现内在价值。
在具体政策上,中信证券建议后续关注股份减持规则优化落地、两融标的范围扩容、延长A股交易时间等改革内容。展望后续:第一,证监会提出要规范股份减持行为,根据新的规定,测算目前两市不能减持的个股市值占比38%左右。参考海外经验,预计政策可能还将严控减持总量、强化信披要求等;第二,目前两融交易占A股交易额比重仅8%左右,预计未来或逐步放宽两融标的范围,同时优化转融通机制带动两融费率下降等;第三,持续优化交易机制,或考虑延长交易时间、降低科创板投资门槛等。